题目Word文档( 提取码:gqh0)
一、实验介绍
TTL非门(NOT门)
TTL非门是一种单输入门,其输出是输入的反相。TTL非门的内部电路通常由晶体管和电阻器组成。最简单的TTL非门包含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阻器。晶体管用作开关,电阻器用于连接晶体管的基极和负电源。
内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:
- 当输入为高电平(逻辑1)时,输入到基极的电压会使晶体管关闭。
- 当输入为低电平(逻辑0)时,基极的电压较低,使得晶体管导通,将输出连接到负电源,输出为高电平(逻辑1)。
简而言之,TTL非门的输出始终是输入的反相。
TTL与非门(AND门)
TTL与非门是双输入门,只有当所有输入都是高电平时,输出才为低电平(逻辑0)。TTL与非门的内部电路通常由多个晶体管和电阻器组成。
内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:
- 当任何一个输入为低电平(逻辑0)时,对应的基极的电压较低,使得相应的晶体管关闭,输出连接到负电源,输出为高电平(逻辑1)。
- 只有当所有输入均为高电平时,所有基极的电压均高,使得所有晶体管都导通,输出连接到正电源,输出为低电平(逻辑0)。
总之,TTL与非门的输出只有在所有输入均为高电平时才为低电平。
二、实验电路仿真
采用Multisim进行仿真,仿真图:
首先对TTL非门进行仿真,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,将信号发生器W1设置为具有0 V偏移和6 V峰峰值的100 Hz三角波。在x-y模式下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电压传输曲线。
仿真出来的电压传输曲线如上,对于这个的仿真出来波动,暂时还不知道具体原因,估计是仿真软件算法出了点小bug,导致电路输出的波形并不稳定,但实际出来的效果并不是这样,下文会展示。
再进行对TTL的与非门进行仿真:
将信号发生器W1设置为具有0 V偏移和6 V峰峰值的100 Hz三角波,将W2设置为具有0 V偏移、6 V峰峰值、90°相位的100 Hz三角波。
此时的输出波形是这样,这就是那个小bug,电路都是正确的,但是仿真的算法有问题,出来的波形幅度不稳定。
三、结果展示
因为这题目没有要求制作PCB,所以还是采用面包板所搭建的电路。
非门:
将信号发生器W1设置为具有0 V偏移和6 V峰峰值的100 Hz三角波。在x-y模式下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电压传输曲线。
与非门:
将信号发生器W1设置为具有0 V偏移和6 V峰峰值的100 Hz三角波,将W2设置为具有0 V偏移、6 V峰峰值、90°相位的100 Hz三角波。
逻辑验证参照附件视频。
四、心得体会
在进行 TTL 非门和与非门内部电路实验后,我有以下心得体会:
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:
通过实验,我深入了解了 TTL 非门和与非门的内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。这种实践应用帮助我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,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电路设计和实验操作。
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排查:
在实验过程中,我遇到了一些问题,例如电路连接错误、元件损坏等。通过仔细排查和分析,我学会了快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,这提升了我的问题排查和解决能力。
实验结果的验证与分析:
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测量数据,我验证了 TTL 非门和与非门的逻辑功能,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。这有助于我更全面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。
实验结果的应用与展望:
通过实验,我不仅学会了 TTL 非门和与非门的基本原理,还了解了它们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。这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,也激发了我对数字电路领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。
总的来说,TTL 非门和与非门内部电路实验是一次富有收获的学习经历,它不仅帮助我巩固了理论知识,还培养了我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,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