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模电实验挑战题5_NE555时基电路内部电路
该项目使用了分立器件搭建555时基电路,实现了在此基础之上构建RC多谐振荡器的设计,它的主要功能为:时钟输出。
标签
模拟电路
NE555
分立电路
maskmoo
更新2024-08-01
83

1 NE555简介

NE555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,当时它由Signetics(现为Texas Instruments)的工程师Hans R. Camenzind设计。NE555的问世受到了广泛的欢迎,因为它不仅功能强大,而且价格低廉,易于使用。它的成功使得NE555成为了一种标准元件,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中,包括定时器、脉冲发生器、振荡器、PWM调制器等等。至今,NE555仍然是一款非常流行和常用的集成电路,它的设计理念和应用范围不仅在当时具有里程碑意义,而且在现代电子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。

NE55 的图像结果

image.png


2 设计思路

NE555多谐振荡电路可以产生不同频率的稳定输出信号,在电子制作和通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比如,它可以用作数字系统的时钟电路、调频发射机等。通过调节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可以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,这使得NE555多谐振荡电路成为一个非常灵活和实用的电路。

NE555有双极型和MOS型两种。本实验以NE555双极型为例。NE555双极型的内部电路包括两个比较器、一个RS触发器、一个缓冲器,以及一个对外计时放电的晶体管,还有三个阻值为5kΩ的电阻组成的电压参考电路。简化的内部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。

image.png

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根据简化的内部电路原理图对NE555的电阻分压电路、比较器电路、触发器电路以及反向输出驱动电路等进行展开。


3 电路原理及仿真分析

3.1电阻分压电路

  VCC电源通过三个5K的电阻进行分压,给两级比较器分别提供1/3VCC以及2/3VCC的电压,可以采用两个10KΩ的电阻进行并联从而得到一个较为稳定的5KΩ电阻或者接3个电位器。

3.2比较器电路

电路中共有两个比较器,第一个比较器电路由于该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固定与电阻分压的2/3VCC连接,当正向输入电压大于2/3VCC时,比较器输出高电平(VCC),反之输出低电平(0V)。第二个比较器电路由于该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固定与电阻分压的1/3VCC连接,当反向输入电压小于1/3VCC时,比较器输出高电平(VCC),反之输出低电平(0V)。

3.2.1阈值比较器

阈值比较器电路是由两级组成,分别使差分放大电路和带电流镜的差分放大电路。第一级电路由Q1、Q4、Q6、Q8以及R3组成的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分放大器,第二级由Q2、Q3、Q5、Q7、R1、R2和R4共同组成的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分放大器

image.png

第一级差分放大电路中Q1/Q4,Q6/Q8使用了达林顿结构,采用复合连接方式将两个或多个三极管的集电极连在一起,第一个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接耦合到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。

image.png

第二级差分放大器中使用了电流镜结构,分别由R1、R2、Q2、Q3以及R2、R4、Q5、Q7所组成。对前面的差分信号进行放大,增大总增益,也能够保持输出电流的平衡,公共电阻R2可以取一个较小的值,以提高放大器的带载能力。

image.png


仿真分析:

image.png

3.2.2 触发比较器

在触发比较强电路中Q9和Q10,Q12和Q13分别组成达林顿结构,Q9的基极接芯片第二引脚,Q13基极差分输入为固定1/3VCC输入。该差分电路为双端输入,单端输出方式。当外部触发引脚输入电压小于1/3VCC使,Q9和Q10导通能力较大,流过电流也大些,比较器输出为高,当触发引脚高于1/3VCC时,大部分电流会流过Q12与Q13,这是比较器输出电压较低。 Q11和R12组成NPN管组成开关电路,给差分电路提供工作电流,而Q11的基极电电流又是由Q15和Q18组成的电流镜结构所提供。

image.png

仿真分析

image.png

image.png


3.3 RS触发器

RS触发器是常用于存储一位二进制数据。它由两个互补反馈的非门(或与非门)构成,其中 R 表示复位(Reset),S 表示设置(Set)。RS触发器有两个输出:Q 和 Q',分别代表正相和负相的输出。

RS触发器有两种状态:设置状态(S=1,R=0)和复位状态(S=0,R=1)。在设置状态下,输出 Q 为高电平,输出 Q' 为低电平;在复位状态下,输出 Q 为低电平,输出 Q' 为高电平。当 S 和 R 同时为 0 时,RS触发器保持其当前状态。

在555的RS触发电路中当R=0,S=1时,Q14a导通,Q17截止,Q18截止,流过R13的电流经过Q16和Q19到地,Q19导通,OUTPUT输出接地为0电平,翻转电平为1;当R=1,S=0时,Q17导通,使得Q19的基极拉低,Q19截止,流过R13的电流经过Q16和Q17到地,Q18导通,Q19集电极为高电平,即输出OUTPUT为1,翻转电平为0;当S=1,R=1时,Q14导通,它的Uce电压很小,即Q17无法导通,此时Q19导通,OUTPUT输出接地为0电平,翻转电平为1。

初始状态Q17和Q18导通。随后R和S改变状态为低电平输入,即R=0,S=0,这时Q14和Q17理应截止,但是由于最初Q18已经导通,电源电流经过R14来到Q17的基极,使得Q17继续导通,所以输出OUTPUT还是输出为1,翻转电平后为0;

  如果初始状态R=0,S=1,这时Q14和Q19导通。随后R和S改变状态为低电平输入,即R=0,S=0,此时Q14依旧截止,由于R还是为0,所以Q19还是导通状态,OUTPUT输出保持低电平不变,翻转电平为1。

image.png


仿真分析

image.png

image.png

3.4 输出电路

RS触发器的输出接到Q20的基级,与R15和R16组成开关电路,当基级输入低电平时,芯片输出为高电平。,当基级输入高电平时,芯片输出为低电平。复位引脚输入为低电平时,三极管Q23导通,发射极电流为前面触发器所提供,进而给Q24与Q26提供使其导通,导致芯片3引脚输出与7引脚放电脚接地为低电平,实现复位功能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RC多谐振荡器

定时元件为R1、R2 和C。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为:

image.png

image.png


包含RC多谐振荡器的整体仿真

image.png


PCB设计

image.png

调试结果展示

按照设计原理图完成对PCB元器件的焊接,并搭建RC多谐振荡器电路,接入电源进行测量。通过M2K的示波器功能对输出信号进行监测,可以观察到到测试电路输出的方波信号。

其中R1、R2 为 1k  ,C为10uF。理论值计算周期为20.79ms,实际测量值为19.247ms。占空比为12.635/19.247=0.656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

附件下载
NE555_PCB.pdf
NE555_All.asc
5_NE555时基电路内部电路.docx
团队介绍
1
团队成员
maskmoo
评论
0 / 100
查看更多
硬禾服务号
关注最新动态
0512-67862536
info@eetree.cn
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新平街388号腾飞创新园A2幢815室
苏州硬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Copyright © 2024 苏州硬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401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