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3040宽带放大器内部电路
实验目标
1. 查阅CA3040资料,了解其内部电路结构、性能和应用电路
2. 学习CA3040放大电路的构建、调整和测试
实验器材
ADALM2000
电阻、二极管 按照图1和图2选取 双极型晶体管 按照图1选取 | PCB板 导线 |
理论基础
CA3040是一种采用组合电路的集成宽带放大器,其内部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。图中T1、T2、T3 和T4、T5、T6 均为共集–共射–共基组合电路结构,它们共同构成采用组合电路的差分电路作为输入级;T9、R7、R8、R9 组成简易恒流源电路,为输入级提供偏置电流.T7、T8 均为射极跟随器,分别作为反相输出和同相输出。因此,该电路为双端输入–双端输出结构。
CA3040集成宽带放大器的仿真图如图2所示。
实验步骤
1. 按照图1,制作PCB板,焊接元器件,并对电路进行检测。
电路板使用双层板工艺,利用排针实现了电源供应和输入输出。实物图如下:
顶层为主信号层,铜层设计如下:
底层为辅助信号和电源层,铜层设计如下:
其中,顶层和底层都对地进行了全面积铺铜,增强地平面的稳定性,减少了制造失败的风险。
2. 按照图2,搭建电路并检测,接通电源电压。这里使用了M2k电源供应器的±5V。
3. 静态测试:将两个输入端接地,分别测量两个输出端的直流电压,应为3V。这里只显示进行了一端的测试,但是经过实际验证,另一端的电压也是在3V左右。因为元器件误差和晶体管的制造差异,两端的电压有一定的差异,但是在误差范围之内。
4. 在输入端接入正弦信号源,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波形,并记录。这里使用M2k进行波形发生器,向电路板输入25mVpp的激励信号(波形如示波器CH1所示)。受限于M2k最小量化电压,这是一个阶梯状的波形,因为各种因素(输出噪声、环境电磁干扰等),噪声比较大。但是经过电路的放大之后,信号的峰峰值达到了670mVpp左右,相对来说噪声减小了。这可能也是因为这个电路的高频增益有限。
5. 用ADALM2000的网络分析仪,测量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,并记录。这里打600个点做了测试,视频中因为需要节省时间,只打了120个点。
从测试结果可以看见,100Hz的低频增益约为30dB(约为32倍),截止频率大概为6.25MHz,截止频率处的相移约105°。增益曲线较为平缓,没有出现很突然的尖峰等异常情况。
参考答案
仿真软件使用了ADI的LTspice,使用通用的NPN三极管模型和实验原理中的建议参数进行了电路搭建,差分信号输出如图所示,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,峰峰值为0.01Vpp,峰峰值约为0.5Vpp,放大约50倍。
以下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对比:
输出信号具有3V的直流分量,并且两个通道反相,对称度较好,两个输出的峰峰值几乎一致。这符合对于差分放大器的一般预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