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目标
1. 查阅LM393资料,了解其内部电路结构、性能和应用电路
2. 学习LM393滞回比较器电路的构建、调整和测试
实验器材
ADALM2000
电阻 按照图2和图3选取 双极型晶体管 按照图2选取 | PCB板 导线 |
理论基础
LM393电压比较器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,它由多路电流镜电路,差分电路,共射电路和OC输出级四个部分构成。其中多路电流镜电路构成与电源电压无关的偏置电路,为电路中各部分的晶体管提供必要的偏置电流,可使电路在不同电源电压下稳定工作;差分电路为比较器,其中的四个二极管构成加速电路,提高电路的比较速度;共射电路和OC输出级将差分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两次反相放大后,以OC形式输出信号,OC输出级可使电路能够满足后续电路电平的需要。
图1
LM393内部电路静态测试仿真图如图2所示(将两个输入端均接地,测出静态值)。
图2
由LM393内部电路与外部电路构成的滞回比较器电路如图3所示,图中添加了一个10k上拉电阻,以及外部电路——电阻R1,R2。
图3
实验步骤
1. 按照图1,制作PCB板,焊接元器件,并对电路进行检测。
2. 按照图3,搭建电路并检测,接通电源电压。
3. 在反相端接入频率为100H、电压为5V的正弦波,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、输出波形,并记录。
输入波形为正弦波,输出波形为方波,实现了比较器功能。
参考答案
实验电路仿真
在反相端接入频率为10KHz、电压为2V的正弦波,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、输出波形,并记录。输入波形为正弦波,输出波形为方波,实现了比较器功能。
LM393内部电路PCB设计
1、在AD中创建PCB工程,新建与LM393内部电路原理图并进行绘制。
2、创建PCB文件,在在PCB界面上Keep-Out Layer层绘制100mm*50mm的PCB板框,将原理图中的元件转化成PCB文件,将封装元件例如PCB板框,然后进行元件布局,接着进行元件走线宽度的设置,再依据元件的连接关系进行PCB走线。
3、在Bottom Layer中对VEE进行覆铜操作完成PCB设计。
LM393内部电路PCB设计心得
利用Altium Designer绘制集成LM393的内部电路PCB是一次宝贵的实践。在此过程中,我深刻体会到了布局对电路性能的影响,特别是在模拟信号路径的处理上。精确控制走线宽度和间距,以及合理布置地线网络,对于降低噪声和提高电路稳定性至关重要。此外,对元件的精确放置和电源管理的细致考量,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电路设计的学术理解。通过此次设计,我对模拟电路的PCB实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