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!**
第八章:原理图库的构建 - 仔细、仔细、再仔细
元器件库的构成及管理
AD提供了集成化的原理图符号库、PCB封装库的管理平台
原理图符号和PCB封装可以分时构建
几个术语:
STEP: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,用于3D建模
SPICE: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,用于电路仿真
IBIS:Input/output Buffer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,用于信号完整性等
从原理图符号到封装库
构建原理图符号库的几种方式
使用EDA工具自带库,有时候需要做修改
从现有参考设计原理图中提取,有时需要做格式转换
从原厂的官网下载
自己基于器件的数据手册自己创建
常用器件的原理图符号
常用的器件有约定俗成的符号,便于阅读
在设计中可以做大小的调整,但不建议做样式的修改
多数EDA工具自带标准的原理图符号库,但一定要确保自己所使用的器件与其对应 - 管脚的命名和排序
确保原理图符号的管脚命名与封装库的管脚命名一致
调用现有原理图库
每种EDA工具都有自带的原理图库,一般是通用的器件,可以根据需要选装
自带的原理图库不一定适合自己的风格需要,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
专用元器件需要自建,最好形成统一的风格
从现有原理图中提取符号
能够加速设计,至少可以提供参考,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
厂商提供的参考设计
其他人分享的设计源图
需要认真验证
器件原厂提供的原理图库
BXL = Binary eXchange Language
TI、ADI、Maxim、Microchip、Silicon Labs、NXP、TE
包含了原理图符号、PCB封装、3D模型
IPC7351-B
库资源网站
UltraLibrarian:https://www.ultralibrarian.com/
Samacsys:www.samacsys.com
SnapEDA
原理图符号 - 对器件功能的图形化表示
原理图符号是构成原理图的基本元素
准确 - 每一个管脚的属性
直观 - 功能、信号流程
大小 - 方便连接
位置 - 基准点
原理图符号的基本要素
- 轮廓形状 - 便于辨识
- 管脚 - 命名、输入/输出、属性、时钟、电源/地(有时隐藏)
- Grid - 固定清晰的间距,保证原理图的连接不出问题
- 设定原点坐标
- 标注信息:
- Designator - U?
- Comment - 型号(TCN75)或值(0.1uF)
- Description - Serial temperature sensor
原理图符号上的管脚
- 尺寸/管脚间距:适合在电路图上摆放
- IC的管脚排列:注意电路图上信号流走向:电源(多路)/地/输入(左)/输出(右)/时钟/参考源
- 注意隐藏管脚的统一命名,最好不要隐藏
- 不同性质的管脚(电源、时钟)特殊标记
元器件属性编辑框
- Default Designator - 缺省分配编号
- Comment - 说明:“型号”或“值”
- Description - 描述
- Type - 类型
- Parameters - 参数
- Models - 模型
- 元器件的封装定义 - 参照元器件Datasheet上的标准命名
- 描述信息:对于有型号的专用器件需要对其型号、描述、封装、厂商等进行详细定义
一个器件多个部分组成
- 一个器件(Component)可以由多个部分(Part)组成
- 一般用于内部多个相同的功能或着管脚比较多的器件
- 同一个器件的多个部分共享同一个器件编号,比如U1
- 注意公共管脚(电源、地、时钟等)
- 同一个bank的相关信号管脚以及电源信号最好画在一个Part里
- 包含多个Bank的FPGA的原理图符号
原理图库检查 - 这一步非常非常重要
- 管脚数量
- 管脚方向
- 管脚的特性
- 打印出来对照数据手册进行校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