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别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 ||
dc_dc转换器 [2023/05/14 22:54] gongyu 创建 |
dc_dc转换器 [2023/05/24 13:26] (当前版本) meiling |
||
---|---|---|---|
行 1: | 行 1: | ||
- | ## DC-DC转换器 | + | ====== 何谓DC/DC转换器? ====== |
- | ### 何为DC/DC转换器? | + | https://www.rohm.com.cn/electronics-basics/dc-dc-converters |
+ | |||
+ | ## 一、何谓DC/DC转换器? | ||
DC/DC转换器是一种将DC(直流)转换为DC(直流)的元件,具体是指利用DC(直流)转换电压的元件。 IC等电子元件各自的工作电压范围不同,因此需要转换为相应的电压。 | DC/DC转换器是一种将DC(直流)转换为DC(直流)的元件,具体是指利用DC(直流)转换电压的元件。 IC等电子元件各自的工作电压范围不同,因此需要转换为相应的电压。 | ||
生成电压低于初始电压的转换器被称为"降压转换器";生成电压高于初始电压的转换器被称为"升压转换器"。 | 生成电压低于初始电压的转换器被称为"降压转换器";生成电压高于初始电压的转换器被称为"升压转换器"。 | ||
- | #### 名称说明 | ||
- | DC/DC转换器是指将直流转换为直流的装置的名称。它常被称为线性稳压器或开关稳压器等,以转换方式的名称命名。 | ||
- | {{ :dcdc_img_cn_1_.gif |}} | ||
- | |降低电压的电源装置 |降压转换器、Buck转换器、Step‒down转换器| | + | ### 名称说明 |
- | |提高电压的电源装置 |升压转换器、Boost转换器、Step‒up转换器| | + | DC/DC转换器是指将直流转换为直流的装置的名称。 |
- | |升降电压的电源装置 |升降压转换器、Buck-Boost转换器| | + | 它常被称为线性稳压器或开关稳压器等,以转换方式的名称命名。 |
- | |生成负电压的电源装置 |负电压转换器、反转转换器、逆变转换器| | + | {{::dcdc_what1_1_.gif ?500|}} |
- | ### 关于AC(交流)和DC(直流) | + | {{:dcdc_what1_2_.png?600|}} |
+ | |||
+ | ## 二、关于AC(交流)和DC(直流) | ||
+ | ### 何谓AC | ||
Alternating Current(交流)的首字母缩写。 | Alternating Current(交流)的首字母缩写。 | ||
AC是大小和极性(方向)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电流。 | AC是大小和极性(方向)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电流。 | ||
电流极性在1秒内的变化次数被称为频率,以Hz为单位表示。 | 电流极性在1秒内的变化次数被称为频率,以Hz为单位表示。 | ||
- | {{ :dcdc_img_cn_2_.gif |}} | + | {{ :dcdc_what2_1_.gif |}} |
+ | |||
+ | ### 何谓DC | ||
Direct Current(直流)的首字母缩写。 | Direct Current(直流)的首字母缩写。 | ||
DC是极性(方向)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。 | DC是极性(方向)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。 | ||
+ | |||
①流动极性(方向)和大小皆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通常被称为DC。 | ①流动极性(方向)和大小皆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通常被称为DC。 | ||
- | {{ :dcdc_img_cn_3_.gif |}} | + | {{ :dcdc_what2_2_.gif |}} |
②流动极性不随时间变化,但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也是DC, | ②流动极性不随时间变化,但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也是DC, | ||
通常被称为纹波电流 (Ripple current)。 | 通常被称为纹波电流 (Ripple current)。 | ||
- | {{ :dcdc_img_cn_4_.gif |}} | + | {{ :dcdc_what2_3_.gif |}} |
- | ### 为何需要DC/DC转换器? | + | ## 三、为何需要DC/DC转换器? |
插入插座进行工作的电气产品需要使用将AC(交流)100V转换为DC(直流)的"AC/DC转换器"。 | 插入插座进行工作的电气产品需要使用将AC(交流)100V转换为DC(直流)的"AC/DC转换器"。 | ||
这是因为大部分半导体部件只能在DC下工作。 | 这是因为大部分半导体部件只能在DC下工作。 | ||
行 31: | 行 37: | ||
通过电压不稳的电源等供电会导致误动作或特性劣化等异常。 | 通过电压不稳的电源等供电会导致误动作或特性劣化等异常。 | ||
因此,需使用"DC/DC转换器"转换为所需的电压并实现稳定化。 | 因此,需使用"DC/DC转换器"转换为所需的电压并实现稳定化。 | ||
+ | {{ :dcdc_img_cn_5_.gif |}} | ||
通过DC/DC转换器实现电压稳定的装置被称为电压稳压器。 | 通过DC/DC转换器实现电压稳定的装置被称为电压稳压器。 | ||
- | ###电源IC种类 | + | ## 四、电源IC种类 |
+ | ### 电源IC种类 | ||
电源IC大致分为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两种。 | 电源IC大致分为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两种。 | ||
作为其各自的输出形式,线性稳压器仅可降压输出比输入电压低的电压。 | 作为其各自的输出形式,线性稳压器仅可降压输出比输入电压低的电压。 | ||
开关稳压器则具有自由度,输出形式包括以下4种: | 开关稳压器则具有自由度,输出形式包括以下4种: | ||
- | ・降压输出比输入电压低的电压 | + | * 降压输出比输入电压低的电压 |
- | ・升压输出比输入电压高的电压 | + | * 升压输出比输入电压高的电压 |
- | ・升降压输出恒定电压,与输入电压的高低无关 | + | * 升降压输出恒定电压,与输入电压的高低无关 |
- | ・从正电压反转输出负电压 | + | * 从正电压反转输出负电压 |
而且,开关稳压器的整流方式有同步整流和非同步整流(二极管整流)。 | 而且,开关稳压器的整流方式有同步整流和非同步整流(二极管整流)。 | ||
+ | **【电源IC种类】** | ||
+ | {{ ::dcdc_what9_1.jpg |}} | ||
- | ###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 | + | ## 五、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(1) |
通过DC/DC转换器实现电压稳定的装置被称为电压稳压器。 | 通过DC/DC转换器实现电压稳定的装置被称为电压稳压器。 | ||
按转换方式,电压稳压器分为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2种类型。 | 按转换方式,电压稳压器分为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2种类型。 | ||
- | #### 线性稳压器 | + | ### 线性稳压器 |
因工作时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呈线型,故被称为"线性稳压器"。 | 因工作时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呈线型,故被称为"线性稳压器"。 | ||
因输入与输出间串联有控制元件,有时也被称为"串联稳压器"。 | 因输入与输出间串联有控制元件,有时也被称为"串联稳压器"。 | ||
+ | {{ :dcdc_img_cn_6_.gif |}} | ||
通过控制元件降压,因此输入与输出的电压差(降压程度)越大损耗就越大,效率也越低。 | 通过控制元件降压,因此输入与输出的电压差(降压程度)越大损耗就越大,效率也越低。 | ||
因此适用于小功率的电源。 | 因此适用于小功率的电源。 | ||
- | |优点 |缺点| | + | <WRAP group> |
- | |电路简单|效率低| | + | <WRAP half column> |
- | |外接部件少|发热大| | + | 优点 |
- | |噪音小|仅降压型转换器| | + | * 电路简单 |
+ | * 外接部件少 | ||
+ | * 噪音小 | ||
+ | </WRAP> | ||
- | #### 开关稳压器 | + | <WRAP half column> |
+ | 缺点 | ||
+ | * 效率低 | ||
+ | * 发热大 | ||
+ | * 仅降压型转换器 | ||
+ | </WRAP> | ||
+ | </WRAP> | ||
+ | |||
+ | ## 六、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(2) | ||
+ | ### 开关稳压器 | ||
接通开关元件(MOSFET),从输入端向输出端供电,直至输出电压达到所需电压。 | 接通开关元件(MOSFET),从输入端向输出端供电,直至输出电压达到所需电压。 | ||
输出电压达到规定值后,开关元件即关闭,不再消耗输入功率。 | 输出电压达到规定值后,开关元件即关闭,不再消耗输入功率。 | ||
通过高速重复这一动作,将输出电压调节到规定值。 | 通过高速重复这一动作,将输出电压调节到规定值。 | ||
+ | {{ :dcdc_img_cn_6_.gif |}} | ||
- | |优点 |缺点| | + | {{ :dcdc_img_cn_8_.gif |}} |
- | |效率高|外置部件多| | + | |
- | |发热小|设计困难| | + | |
- | |可实现升压/降压/负电压的转换|噪音大| | + | |
+ | <WRAP group> | ||
+ | <WRAP half column> | ||
+ | 优点 | ||
+ | * 效率高 | ||
+ | * 发热小 | ||
+ | * 可实现升压/降压/负电压的转换 | ||
+ | </WRAP> | ||
- | ###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| + | <WRAP half column> |
- | #### 一般的引脚构成 | + | 缺点 |
+ | * 外置部件多 | ||
+ | * 设计困难 | ||
+ | * 噪音大 | ||
+ | </WRAP> | ||
+ | </WRAP> | ||
+ | |||
+ | ## 七、线性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| ||
+ | ### 一般的引脚构成 | ||
线性稳压器基本上由VIN (输入)、VO (输出)、GND (接地)三个引脚构成。 | 线性稳压器基本上由VIN (输入)、VO (输出)、GND (接地)三个引脚构成。 | ||
在输出可变的线性稳压器上添加了用于反馈输出电压的FB(反馈引脚)。 | 在输出可变的线性稳压器上添加了用于反馈输出电压的FB(反馈引脚)。 | ||
简单来说,电压固定型是内置了电压可变型的外接电阻的稳压器。 | 简单来说,电压固定型是内置了电压可变型的外接电阻的稳压器。 | ||
+ | {{ :dcdc6-9_img_cn_1_.png |}} | ||
- | + | ### 内部电路 | |
- | ####内部电路 | + | |
线性稳压器的内部电路概要如下图所示。 | 线性稳压器的内部电路概要如下图所示。 | ||
其工作原理与反相放大电路相同,误差放大器的非反相引脚(FB)电压与基准电压 (VREF) 相同,因此输出电压值(VO)由两个电阻(R1和R2)的阻值比决定。 | 其工作原理与反相放大电路相同,误差放大器的非反相引脚(FB)电压与基准电压 (VREF) 相同,因此输出电压值(VO)由两个电阻(R1和R2)的阻值比决定。 | ||
+ | <WRAP centeralign> | ||
Vo=[ (R1+R2) / R2 ] x VREF | Vo=[ (R1+R2) / R2 ] x VREF | ||
+ | </WRAP> | ||
下图的输出晶体管为MOSFET,不过也有使用双极晶体管的产品。 | 下图的输出晶体管为MOSFET,不过也有使用双极晶体管的产品。 | ||
+ | {{ :dcdc6-9_img_cn_2_.png |}} | ||
- | ###线性稳压器的分类 | + | ## 八、线性稳压器的分类 |
- | #### 按功能分类 | + | ### 线性稳压器的分类 |
线性稳压器按功能进行分类时,首先可分为正电压用和负电压用两种。 | 线性稳压器按功能进行分类时,首先可分为正电压用和负电压用两种。 | ||
根据使用电路不同,也有不需要正电源,而需要负电源的产品。 | 根据使用电路不同,也有不需要正电源,而需要负电源的产品。 | ||
若只有正侧电源,则不能处理接地电位以下的电压,不能将晶体管的输出引脚的电压分配至负电平。将控制晶体管装入负输出线,从而产生负电压。 | 若只有正侧电源,则不能处理接地电位以下的电压,不能将晶体管的输出引脚的电压分配至负电平。将控制晶体管装入负输出线,从而产生负电压。 | ||
+ | |||
+ | **【按功能分类】** | ||
+ | {{ :dcdc6-9_img_cn_3_.png |}} | ||
其次,还可分为电压固定型和电压可变型两种。固定型由输入、输出、GND三个引脚构成,内置有输出电压设定用电阻。 | 其次,还可分为电压固定型和电压可变型两种。固定型由输入、输出、GND三个引脚构成,内置有输出电压设定用电阻。 | ||
可变型为GND基准型时,添加反馈引脚变成四个引脚。可变型中也有无GND引脚的浮动工作型,这种情况为三个引脚。 | 可变型为GND基准型时,添加反馈引脚变成四个引脚。可变型中也有无GND引脚的浮动工作型,这种情况为三个引脚。 | ||
+ | {{ :dcdc6-9_img_cn_1_.png |}} | ||
电压固定型和电压可变型之后还可分为标准型和LDO两种。 | 电压固定型和电压可变型之后还可分为标准型和LDO两种。 | ||
LDO是Low Dropout的缩写,是降低了输入输出间电位差的线性稳压器。标准型的输入输出间电位差最低也有约2V,而LDO可控制在1V以下。 | LDO是Low Dropout的缩写,是降低了输入输出间电位差的线性稳压器。标准型的输入输出间电位差最低也有约2V,而LDO可控制在1V以下。 | ||
+ | ## 九、何谓LDO? | ||
### 何谓LDO? | ### 何谓LDO? | ||
+ | 何谓LDO? | ||
+ | |||
LDO是Low Dropout的缩写,是即使较低的输入输出间电位差也可进行工作的线性稳压器。 | LDO是Low Dropout的缩写,是即使较低的输入输出间电位差也可进行工作的线性稳压器。 | ||
有时也称为低损耗型线性稳压器或低饱和型线性稳压器。 | 有时也称为低损耗型线性稳压器或低饱和型线性稳压器。 | ||
行 108: | 行 154: | ||
通过低电位差工作,可使能量损耗较少,可进行抑制散热等设计。 | 通过低电位差工作,可使能量损耗较少,可进行抑制散热等设计。 | ||
+ | ### 压降 | ||
在线性稳压器的内部,从VIN到VO间加入了晶体管,使此晶体管稳定工作所需的输入输出间最低电位差称为压降。 | 在线性稳压器的内部,从VIN到VO间加入了晶体管,使此晶体管稳定工作所需的输入输出间最低电位差称为压降。 | ||
输入输出间电压差低于压降时,晶体管难以维持稳定的工作,输出电压会降低。 | 输入输出间电压差低于压降时,晶体管难以维持稳定的工作,输出电压会降低。 | ||
+ | {{:dcdc_what6-9_jp_4_.png?300|}} | ||
这样,为了使含有LDO的线性稳压器工作,设定了所需的最低输入电压值,此时(VO + 压降) 即为稳压器的最低工作电压值。 | 这样,为了使含有LDO的线性稳压器工作,设定了所需的最低输入电压值,此时(VO + 压降) 即为稳压器的最低工作电压值。 | ||
输入电压值 (VIN) 低于最低工作电压时,输出电压不能稳定工作。 | 输入电压值 (VIN) 低于最低工作电压时,输出电压不能稳定工作。 | ||
-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