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照设计要求,控制LED闪烁的周期为1秒,则LED灯需要点亮0.5s,然后熄灭0.5s,然后点亮0.5s,然后熄灭0.5s,循环执行。
通过上面的分析,我们发现LED的控制信号就是一个周期为1s,占空比为50%的信号,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寄存器和一个计数器,计数器负责计数满0.5s时寄存器翻转,实现对LED的闪烁控制。
LED也叫发光二极管,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,因为是二极管的一种,由一个PN接组成,具有单向导电性。它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很陡,使用时必须串联限流电阻以控制通过二极管的电流,LED的亮度与电流有关,一般LED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为20mA(具体需要看使用的LED的参数),本设计使用的限流电阻为1K。下图为LED的硬件电路:
LED电路连接
本设计中我们只控制LD1(LED)进行闪烁,由上图可知当控制信号LED1端为高电平时D1熄灭,当控制信号LED1端为低电平时LD1点亮。
数码管模块、小脚丫与FPGA的引脚连接关系如下:
LED模块 | LED1 |
---|---|
FPGA管脚 | A3 |
我们首先定义一个参数:parameter CNT_NUM = 12500000 ,我们将参数定义放在模块的端口声明中,这样在模块被其他模块调用时可以通过端口重新定义参数的值。
计数器cnt位宽为24, 2^24 = 16777216, 大于我们设定的计数终值CNTNUM = 12500000。cnt计数范围为0~(CNTNUM-1),共计12500000个数,0.5s。
然后使用计数器计数触发寄存器信号不断翻转,如下:
reg [23:0] cnt; reg clk_div; always@(posedge clk_in or negedge rst_n_in) begin if(!rst_n_in) begin cnt <= 24'd0; clk_div <= 1; end else begin if(cnt>=CNT_NUM-1) begin cnt <= 24'd0; clk_div <= ~clk_div; end else cnt <= cnt + 1; end end
测试文件,也称testbench文件,是一种验证的手段,testbench文件在软件环境中模拟实际环境,产生被测模块输入端口需要的激励信号,对被测模块的输出信号分析,达到评估被测模块的目的。
对于测试文件,我们需要提供被测模块(Blink)需要的时钟(sysclk)及复位(sysrstn),如下: <code verilog> reg sysclk; initial
sys_clk = 1'b0;
always
sys_clk = #(CLK_PERIOD/2) ~sys_clk;
reg sysrstn; active low
initial
begin
sysrstn = 1'b0;
#100;
sysrstn = 1'b1;
end
</code>
然后调用被测模块(Blink),注意模块调用时参数的重定义及端口的传递,为了方便仿真,减少仿真时间,我们将设计文件中的计数终值参数(CNT_NUM)在测试文件中重新赋值为10,这样我们在仿真时计数器的计数范围应该为0~9。
模块调用方法如下:
<code verilog>
blink #(.CNTNUM(10)) blinkuut(
.clkin (sysclk),
.rstnin (sysrstn),
.ledout (ledout)
);
</code>
引脚分配如下:
^ 管脚名称 | clkin | rstnin | ledout |
^ FPGA管脚 | C1 | B1 | A3 |
——
===仿真结果:===
——
===资源报告:===
^ 资源 | 数量 | 比例 | 说明 |
^ LUTs | 36 | 3% | |
^ 寄存器 | 25 | 2% | |
^ 存储器 | 0 | 0% | |
^ IO管脚 | 3 | | |
^ 时钟频率 | 25MHz | | |
——
=== 学习的知识点: ===
* LED闪烁原理
* FPGA时钟的使用
* 时钟分频
——
=== 参考阅读: ===
* Lattice MachXO2数据手册
——
=== 相关设计文档: ===
^ 文件名称 | 功能 |
^ Blink.v | LED闪烁 |
^ Blink_test.v | 测试文件 |
——
=== 扩展实验: ===
XO2 FPGA自带时钟发生器,但其精度较低(5%),对于基本的功能性的实验是够了的,但对于高精度要求的应用,其芯片内部振荡器产生的时钟就无法满足要求,因此在我们的小脚丫开发板上还连接了外部晶振产生的25MHz的时钟信号,在上述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了25MHz的时钟信号来产生LED的交替控制信号,用户可以尝试采用内部的时钟产生所需要的LED控制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