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务名称
2022年_7月_B题 :送货无人机
任务要求
难度

一、任务

设计一基于多旋翼飞行器的送货无人机,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,向指定的目标地点运送货物。图 2 为作业区域示意图,有起飞降落点和多个具有不同特征的目标地点。

送货无人机上需安装一可升降吊舱,吊舱重量 50±5g,升降范围 60±10cm;起飞、飞行过程中,吊舱紧贴无人机机腹;到达目标地点上方,无人机下降悬停,并将吊舱降至距离地面一定高度,送货操作完成后恢复到巡航高度飞行。无人机上需安装扬声器,可播放语音提示信息;无人机安装垂直向下的激光笔,用以标识航迹。

  1. 二、 要求
    无人机可按照现场设置的目标位置信息,对 2 个指定位置的目标地点完成送货作业。目标地点位置信息坐标可用无人机上携带的键盘设置。
    • 无人机在“十”字起降点垂直起飞,升空至 150±10cm 的巡航高度;(5 分)
    • 根据现场设置的送货目标,先后依次飞行抵达目标地点上方,无人机降低飞行高度到 80±10cm;(16 分)
    • 无人机放出吊舱,吊舱降至距地面 20±5cm 高度,并保持稳定悬停 5 秒,完成送货作业,期间播放提醒目标点收货的语音;悬停期间,标识无人机位置的激光笔光斑落在以目标中心为圆心、半径 15cm 的圆内;(20 分)
    • 作业完成后飞行到起降点稳定准确降落,无人机几何中心点与起降点中心距离偏差不大于±10cm;(4 分)
    • 送货过程必须要在 180 秒内完成,用时越少越好。(5 分)
  2. 无人机在作业区外学习识别某一种指定目标特征(颜色、形状),然后寻找具有此特征的两个目标地点,完成送货作业。
    • 无人机从起降点起飞到 150cm 巡航高度,先后寻找 2 个上述已识别的目标,飞行抵达目标地点上方,降低飞行高度到 80±10cm 左右;(20 分)
    • 放出下降吊舱至距地面 20±5cm 左右高度,稳定保持悬停 5 秒完成送货作业,期间播放提醒目标点收货的语音;送货期间,标识无人机位置的激光笔光斑落在以目标中心为圆心、半径 15cm 的圆内;送货完成即恢复巡航高度;(10 分)
    • 送货作业完成后无人机降落到起降点;送货过程用时越少越好,需在 270 秒内完成;(5 分)
  3. 无人机找到放置在 A 附近区域的红色圆框,并从圆框中穿越而过。(10 分)
  4. 其他自主发挥。(5 分)
  5. 设计报告。  (20 分)

三、说明

1. 送货作业现场说明

(1) 参赛队在赛区提供的场地测试,不得擅自改变测试环境条件。

(2) 送货作业区域铺设亚光喷绘布为淡灰色(R-240、G-240、B-240),目标地点的形状有三种(圆、正方形、三角形,最大边长或直径为 25cm),颜色有红、蓝两种(红 R-255、G-0、B-0,蓝 R-0、G-0、B255);作业区上、右两侧有 1.8cm 宽黑色标志线;应考虑到材料及颜料导致颜色存在差异的可能性

(3) 测评将现场准备图 1 所示 6 种送货目标的特征样板,如“红色三角形”、“蓝色正方形”等,以备给无人机识别。

(4) 送货目标中的数字并非给无人机识别用,仅为了描述、记录方便,颜色与目标底色相近。

(5) 作业区域中标志“A”所在附近区域可放置供无人机穿越的圆框,见图 3,圆框可采用外径约 110cm的红色呼啦圈,呼啦圈固定在地面支架上,圆心高度约 150cm,支架为黑色。

(6) 400cm×500cm 作业区四周及顶部设置安全网,安全网支架在安全网外。
(7) 测试现场避免阳光直射,但不排除顶部照明灯及窗外环境光照射,参赛队应考虑到测试现场会受到
外界光照或室内照明不均等影响因素;测试时不得提出光照条件要求。

2. 飞行器要求

(1) 参赛队使用无人机时应遵守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相关管理规定。

(2) 无人机最大轴间距不大于 45cm。

(3) 无人机桨叶必须全防护,否则不得测试。

(4) 无人机上的激光笔垂直向下安装,不得移动、转动。

(5) 起飞前,无人机可手动放置到起降点;可手动一键启动后起飞,起飞后整个飞行过程中不得人为干预;若采用无人机以外的启动或急停操作装置,一键启动起飞操作后必须立刻将装置交给工作人员。

(6) 调试及测试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,穿戴防护手套。

3. 测试要求与说明

(1) 吊舱可用软线悬吊 50g 砝码来模仿。

(2) 提醒目标点收货的语音可自行设定,时长 1~3 秒。

(3) 要求 1 送货前,可连续输入两个目标地点的位置信息;如,若以起降点为原点,编号 11 号目标的位置可为(200,275);目标的位置信息格式可自己定义。

(4) 在要求 2 送货前,将现场指定形状及颜色的样板(如“红色三角形”),在场外手持给无人机学习识别将要送货的目标特征。

(5) 要求 1 的送货过程必须在 180 秒内完成,超时不得分。

(6) 要求 2 的送货过程必须在 270 秒内完成,超时不得分。

(7) 要求 1 的(1)~(4)必须连续完成,期间不得人为干预;要求 2 的(1)~(3)必须连续完成,期间不得人为干预。

(8) 每次测试全过程中不得更换电池;两次测试之间允许更换电池,更换电池时间不大于 2 分钟。

(9) 飞行期间,无人机触及地面后自行恢复飞行的,扣 5 分;触地后 5 秒内不能自行恢复飞行视为失败,失败前完成动作仍计分。

(10) 平稳降落是指在降落过程中无明显的跌落、弹跳及着地后滑行等情况出现。

参考答案

GPT-4o给出的设计方案:


一、无人机硬件选择

  1. 飞行控制器(Flight Controller)

    • Pixhawk等开源硬件,支持多种传感器接口和稳定飞行控制算法。
  2. 动力系统

    • 合适的电机和螺旋桨组合,能够提供足够的升力,支持架载50±5g的吊舱。
    • 选用轻量化、多旋翼配置,确保载荷能力及稳定性。
  3. 传感器

    • GPS模块: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。
    • 超声波/激光雷达:用于实现悬停高度控制和避障。
    • IMU(惯性测量单元):用于姿态稳定和控制。
  4. 通信模块

    • 遥控与地面站通讯模块,如2.4GHz频段的遥控器和地面站数据链路。
  5. 负载装置

    • 可控升降吊舱,利用伺服电机控制,实现精准货物投送。
  6. 语音播报模块

    • 使用微型扬声器和预录音模块实现目标点收货语音提示。
  7. 摄像头与计算模块

    • 搭载高清摄像头用于图像识别及激光笔光斑识别,配合计算平台(如Raspberry Pi)进行图像处理。

二、自动飞行与导航

  1. 起飞与巡航

    • 无人机在起飞点垂直起飞至150±10cm的巡航高度,利用IMU和GPS进行姿态和定位控制。
  2. 定位和降落

    • 自动飞行至目标点上方,利用GPS和视觉传感器精确定位。
    • 利用超声波或激光雷达到目标上方80±10cm高度。
  3. 货物投送

    • 吊舱下降至距离地面20±5cm高度,保持悬停5秒时间投放货物并播报语音信息。
  4. 激光笔光斑识别

    • 图像识别模块实时检测摄像头图像数据,识别激光笔光斑位置并对其进行追踪。
  5. 返回与降落

    • 自动飞回起飞点,悬停在距地面20±5cm高度,降落,确保起降点中心距差≤10cm

 


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:

该题目主要考察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:

  1. 无人机飞行控制与导航:

    • 理解和实现无人机起飞、巡航、悬停、降落等基本飞行控制。
    • 利用GPS、IMU等传感器模块实现精确定位和稳定飞行。
  2. 负载管理:

    • 设计和实现带有吊舱的负载管理系统,确保能够平稳起吊和投放货物。
    • 确保无人机在携带和投放货物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。
  3. 自动化任务执行:

    • 根据预设程序控制无人机自行为不同目标点进行任务操作。
    • 实现无人机全自动的导航、降落、投送和返回。
  4. 语音播报和交互:

    • 设计并实现无人机在货物投放后的语音提示功能。
  5. 图像识别:

    • 使用摄像头和计算模块进行实时图像处理和分析。
    • 实现对地面目标(如标志、光斑等)的识别和追踪。
  6. 传感器数据融合:

    • 综合使用多种传感器的数据,如GPS、IMU、超声波/激光雷达,并进行数据融合以提高无人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。
  7. 系统集成:

    • 将上述各个功能模块进行集成,确保硬件与软件协同工作,实现系统整体功能。
  8. 通信与控制:

    • 无线通信模块的应用,实现无人机与地面站的通讯。
    • 利用地面站监控和控制无人机任务执行过程。
硬禾服务号
关注最新动态
0512-67862536
info@eetree.cn
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新平街388号腾飞创新园A2幢815室
苏州硬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Copyright © 2024 苏州硬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401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