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stBond2阶段1-
基于亚德诺半导体和意法半导体的IGBT驱动电路
一、项目思路
IGBT(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)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,常用于高电压、高电流应用中的功率开关。它结合了双极型晶体管(Bipolar Transistor)和场效应晶体管(Field Effect Transistor)的特点,具有高输入阻抗、低控制功率损耗和高开关速度等优点。当输入信号施加在IGBT的栅极上时,如果栅极电压高于一定阈值,栅极和发射结之间会形成一个导通的通道,使得电流可以从集电极流向发射极。此时,IGBT处于导通状态,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。当输入信号施加在IGBT的栅极上并低于一定阈值时,栅极和发射结之间的通道关闭,电流无法从集电极流向发射极。此时,IGBT处于截止状态,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。通过调整输入信号的频率、幅度和占空比等参数,可以控制IGBT的导通时间和截止时间,从而实现对功率电路的精确控制。
IGBT驱动电路是驱动IGBT模块以能让其正常工作,并同时对其进行保护的电路。它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:电平转换电路、PWM、SO信号钳位、最小脉冲抑制、互锁电路、退饱和检测、栅极钳位、集射极钳位、变压器隔离。
IGBT驱动电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随着能源效率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,IGBT驱动电路需要不断优化以实现更高的效能和性能。市场对于能够提高电力转换效率、减少能源损耗并且具有更快开关速度的IGBT驱动电路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。对于工业和汽车等领域的应用而言,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。因此,IGBT驱动电路的设计趋势将包括更多的安全特性、故障检测和保护功能,以确保设备和系统的稳定运行。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交通的兴起,对于IGBT驱动电路在太阳能逆变器、风力发电系统、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辆中的需求也将会不断增长。
二、方案框图及原理
该电路工作原理框图如下:
1.电平转换电路
因为DSP最小控制板是3.3V供电的,而SID1182K数据手册给出,PWM信号和SO信号都是5V供电的,所以要将DSP输出的3.3VPWM信号转换成5V的PWM信号输入到SID1182K,将SID1182K输出的5V的SO信号转换成3.3V逻辑信号输入到控制板中。
PWM、SO电平转换电路
PWM1_3.3和PWM2_3.3为DSP最小控制板发出的两路PWM信号,PWM1和PWM2信号为转换后的PWM信号。
当最小控制板输出PWM信号为高电平3.3V的时候,MOS管导通,PWM1信号输出为低电平0;当此信号为低电平0的时候,MOS管截止,PWM1信号被上拉至5V。因此PWM信号从0-3.3V转换成5-0V。
SO1和SO2分别是两个SID1182K芯片的逻辑错误信号,当电路没有发生错误时SO1和SO2逻辑电平为5V,发生错误时为0V,这个信号需要连接至DSP的最小系统板进行观测,比如连接到一个发光二级管(阳极接1.9V,阴极接SO),所以需要将SO1和SO2转换至3.3V,当SO1和SO2为为高电平时候,与之相连的二极管导通,输出的SOx_3.3为3.3V,二极管不亮;当电路发生路障,SOx为低电平的时候,二极管截止,输出为0,二极管亮,提示电路发生错误。
2.PWM、SO信号钳位
防止电路出现扰动,PWM和SO信号出现超过5V或者低于0V的情况,对PWM和SO信号进行了钳位,
PWM钳位 SO钳位
当PWM或者SO信号超出5V时,与5V相连的二极管导通,PWM信号被钳位至5V;当低于0V时,与0V相连的二极管导通,PWM信号被钳位至0V。
3.最小脉冲抑制
最小脉冲抑制是为了防止没有足够长的开通或者关断时间来控制IGBT的开通或关断,主要是由于IGBT或者续流二极管刚开始导通时,还没有充满载流子,就关断IGBT或者二极管,电流变化率di/dt或者diF/dt会增加,加上换流回路杂散电感的存在,使IGBT产生过冲电压和损耗。
使用RC低通滤波的方式进行滤除窄脉冲,在施密特触发器前加RC电路。
最小脉冲抑制原理图
选择R=3.3K,C=100pF,时间常数为RC=330ns,经过330ns的延迟后,如果PWM1信号大于施密特触发器的Vth,那么施密特触发器输出VOH。
4.互锁电路
为了防止上下桥臂同时导通,在DSP系统中给出了死区生成的设置,两路PWM信号之间的死区为500ns。在硬件上,根据下图原理进行搭建:
互锁电路原理
互锁电路原理图(包含了最小脉冲抑制和PWM钳位)
假设输入A和输入B具有一定的脉冲宽度,当输入A和输入B同为高电平的时候,输出B经过反相器转换成低电平与高电平的A信号相与,那么输出A为0;同理,输出A经过反相器转换成低电平与高电平的B信号相与,那么输出B为0,这样一个桥臂的两个管子都不导通。
同样假设输入A和输入B具有一定的脉冲宽度,当输入A为高电平,输入B为低电平的时候,输出B经过反相器转换成高电平与高电平的A信号相与,输出A依然为高电平;对输出B同理。
5.退饱和检测
IGBT正常工作时位于饱和区,CE电压很低,为饱和值UCEsat,一般为1-3V,但是当电路发生短路或者其他故障致使IGBT的集电极电流飞速上升时,比如达到额定电流的4倍以上,IGBT进入到线性区,电流稍微增大一点,VE电压就会急剧上升。所以当电路发生短路时(比如上下桥臂直通),那么CE电压会急剧上升,直到母线电压,IGBT的功率异常增大,结温异常升高,长时间工作在退饱和去会导致IGBT损坏。
退饱和检测电路原理
VCE引脚是退饱和检测引脚,该引脚配合电阻RVCE、RVCEX可以发出一个几个毫安的电流。当IGBT工作在饱和区的时候,集电极电位较低,电流流过功率器件IGBT,当IGBT退饱和时,集电极电位急剧上升,电流只能对CRES电容进行充电,VCE引脚的电压不断上升,当电压上升到VDES的时候,芯片内部的比较器翻转(图1),逻辑电路开始报错,检测到IGBT退饱和,并启用软开关电路安全关断IGBT。
退饱和电路原理图
6.栅极钳位
当IGBT出现短路或者过电流的时候,可能会通过密勒电容对栅极进行充电,使栅极电压升高,可能超过栅极电压峰值,因此就要将栅极电容限制到一个最大值。
栅极钳位原理图
使用一个二极管连接栅极和栅极电源,当栅极电位超过栅极电源的时候,被钳位至栅极电源。根据数据手册,开通栅极电源为15V。这里选用demo推荐的肖特基二极管PME G4010,反向电流更小,不会成为栅极电源额外的负载,反向电流太高也会增加栅极电位,同时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更低,如果栅极电位高于栅极电压,栅极电位等于二极管正向压降+栅极电压,正向压降更小有利于更好的钳位效果。
7.集射极钳位
受母线电压不稳定和回路寄生电感的影响,集射极电压可能会超过IGBT的VCES,使IGBT损坏。比如当母线电压突然上升,此时IGBT关断时的峰值电压为母线电压+由于杂散电感导致的电压过冲,所以可能超过VCES。
这里使用反馈到栅极的有源钳位,原理如下。
有源钳位原理
当IGBT的集电极电压超过TVS管的钳位电压的时候,钳位二极管导通,将集电极电压稳定在钳位电压。这里选择TVS钳位二极管的时候,钳位电压不能高于IGBT的VCES,不能让低于母线电压。我选用的二极管是SMBJ440A单向TVS二极管,VRWM=440V,两个相同的进行串联,达到880V的钳位电压。
集射极钳位(包含了栅极钳位、退饱和电路等)
8.变压器隔离
使用5V转24的DCDC隔离变压器,分别给上下管两个驱动器进行供电,并根据demo推荐的共模电路进行搭建。
DCDC隔离变压器
三、电路图
四、总结
通过此次FastBond2阶段1,我更加了解了IGBT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,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我动手操作的能力。希望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收获新的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