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项目介绍
稚晖君的Holocubic相信喜欢电子制作的小伙伴都已经不陌生。这个项目计划重制稚晖君的Holocubic,修复原版供电及自动下载问题,将不使用的元件精简,更换不容易购买的元件,并将所有0402封装的阻容换成0603,更适合新手焊接完成。
- 市场应用介绍
Holocubic是一个伪全息透明的桌面天气站,不但可以联网显示天气,时间等信息,还可以利用其自带的mpu-6050六轴运动传感器实现一些简单的游戏。除此之外,这块屏幕还可以被拿来做电子相册使用。
- 项目设计思路
在原版基础上一共做了下面几个修改:
- 取消原设计中并未使用到的光传感器和麦克风外设
- 将电阻和电容封装换为0603
- 拓展板的屏幕换成插接屏,方便安装
- 在拓展板上增加独立的供电电路,增加LDO和BUCK两种选择,可以通过拓展板给主板供电,多种供电方案可选。
- 修复原版下载固件异常的问题。
- 项目方案框图和原理图解释
先看一下主板的完整原理图。
接下来我们分功能看看原理图的设计。首先是串口部分,使用的串口芯片是CP2102,这颗串口芯片可直接使用USB进行供电。USB使用的是TYPE-C,额外用了两个三极管实现自动下载功能。
MCU部分仅将需要使用的引脚引出。在EN上我加了一个大电容,确保足够的延迟以满足上电时序,同时修复了原版下载模式无法稳定进入的问题。供电使用的是Microchip Technology的MIC5365-3.3YD5-TR进行。当然实际上这个项目支持多种供电方案,不一定要使用这颗主板上的LDO。具体会在下面拓展板部分进行解释。
接下来看外设部分。首先是拓展板FPC排线和一颗WS2812B灯珠。注意WS2812B需要用5V进行供电。拓展板FPC需要引出是供电电路引脚和LCD显示屏引脚。
接着是MPU-6050运动传感器。这颗传感器与MCU的通信使用的是I2C接口,因此还需要两颗上拉电阻。
最后是TF卡槽。TF卡使用的SPI串口进行通讯,对所有串口引脚进行了上拉处理,以确保引脚电平稳定,并增加MISO的输出能力。
接着我们看看拓展板的设计。拓展板上的FPC引脚中的3.3V上接了一颗0欧电阻做桥接使用,用来选择不同的供电方式。下面是具体不同供电方式的焊接方法:
1,全部由主板LDO供电:焊接0欧电阻,不焊接拓展板上供电电路。
2,拓展板与主板独立供电:不焊接0欧电阻,拓展板上BUCK电路与LDO电路二选一进行焊接。
3,使用BUCK开关电源进行供电:焊接0欧电阻,主板上不焊接LDO电路,拓展板焊接BUCK电路。
除了电源部分外,拓展板上还有一个24P的FPC座,负责连接插接屏。
- 设计中用到规定厂商的元器件介绍
项目中的LDO使用的是Microchip Technology的MIC5365-3.3YD5-TR,它是一款先进的通用线性稳压器。该芯片采用超小的1mm × 1mm封装,具有较高的电源抑制比(PSRR)。
MIC5365还包含自动放电功能,当使能引脚为低电平时激活。MIC5365能够提供150mA的输出电流,并具有较高的PSRR,使其成为任何便携式电子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。它非常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应用,具有2%的初始精度,低的压降电压(在150mA时为155mV)和低的地线电流(通常为29µA)。当禁用时,MIC5365还可以进入零关闭模式,几乎不消耗电流。
MIC5365提供多种先进封装选项,包括符合RoHS标准的无铅(lead-free)1mm × 1mm薄型MLF®封装,仅占据1mm²的PCB面积,与SC-70和2mm × 2mm MLF封装相比,板载面积减小了75%。它还提供薄型SOT23-5封装。
MIC5365的工作结温范围为-40°C至125°C
项目的核心MCU使用的是乐鑫的ESP32-PICO-D4,这是一款基于ESP32的系统级封装(SIP)模组,可提供完整的Wi-Fi和蓝牙功能。该模组的外观尺寸仅为7.0±0.1mm×7.0±0.1mm×0.94±0.1mm,整体占用的PCB面积最小,已集成1个4MB串行外围设备接口(SPI)flash。
ESP32-PICO-D4的核心是ESP32芯片*。ESP32是集成2.4GHzWi-Fi和蓝牙双模的单芯片方案,采用台积电(TSMC)超低功耗的40纳米工艺。ESP32-PICO-D4模组已将晶振、flash、滤波电容、RF匹配链路等所有外围器件无缝集成进封装内,不再需要外围元器件即可工作。此时,由于无需外围器件,模组焊接和测试过程也可以避免,因此ESP32-PICO-D4可以大大降低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并提升管控效率。
ESP32-PICO-D4具备体积紧凑、性能强劲及功耗低等特点,适用于任何空间有限或电池供电的设备,比如可穿戴设备、医疗设备、传感器及其他IoT设备。
- PCB绘制打板介绍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
我在绘制PCB时特别在QFN封装的中心焊盘上留了一个大过孔,由于我是手动焊接并没有做钢网,因此无法确保焊盘上的上锡量均匀,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排除多余的焊锡。但最后实际焊接时发现并不需要,而且反而因为中心焊盘锡太少导致焊接时元件自动归位略有困难。因此在PCB文件中又修改回了常规的焊盘。
主板我使用的是常规的绿油,拓展板我用了紫色,想看看实际焊接中有什么不同。测试下来,发现紫色的组喊层明显不耐高温,一不小心就会脱落,因此还是建议大家使用常规的绿色。
焊接好板子,装好排线,再打印好外壳,买好分光棱镜,所有的东西就算齐全了,只要组装上就大功告成。
- 软件部分说明
软件部分使用的是ClimbSnail大佬开源的HoloCubic_AIO。只需要按照下图方法,烧录上已编译好的固件就可以了。编译好的文件在开源项目的github中有。
- 功能展示及说明
固件中有非常多的功能,这里我只展示了一部分,其余的功能大家自行探索吧。
- 对本活动的心得体会
Fastbond大赛给了我十足的动力去仔细研究一些有趣的开源项目。通过这个项目,我们可以完整的学习到原版Holocubic的硬件结构,并对已有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,优化整个硬件设计。希望这个活动能继续办下去,还有第三期,第四期……,祝愿大赛越办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