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8家国内外知名MCU厂商汇总(芯查查)
收藏
分享
脑图
88家国内外知名MCU厂商汇总(芯查查)
持续涨价缺货热潮和各种客观因素的“多重奏”下,MCU(单片机)作为重要的器件,其市场现状和发展态势备受人瞩目。
MCU市场规模稳定增长
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,全球MCU产品出货量从2015年的22058百万颗增长至2020年的36065百万颗,其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5945百万美元增长至2020年20692百万美元,MCU平均单价从2015年的0.72美元提升至2020年的0.78美元。MCU市场规模一直在稳定增长,那么落实到具体市场,MCU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哪些呢?
五种领域
具体而言,在中国市场内,MCU产品主要被应用于五大领域,分别是消费电子、计算机与网络、汽车电子、工业控制和IC卡。
根据公开数据显示,工业控制MCU应用的市场份额为9.6%;汽车电子MCU应用的市场份额为15.2%;IC卡MCU应用市场份额为15.2%;消费电子和计算机与网络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6.2%和19.3%。
而我们从数据可以看出,在中国,MCU最大的应用市场主要是消费电子,这或许得益于近十年来,电脑、手机的技术不断发展,同时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MCU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。
数据显示,自2015年开始,消费电子行业对MCU芯片需求呈现波动上涨趋势,2020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对MCU产品需求达到约70亿元。
三大问题
然而本土MCU的发展其实也存在各种问题,首先是代工厂商寡头竞争,国产渗透率较低。
根据公开资料显示,全球主要供应商仍然以国际厂商为主,其中意法半导体、瑞萨、恩智浦、德州仪器、英飞凌(包括赛普拉斯)等厂商占据主导地位,国产MCU的市占率不足10%。那么国内外具体有哪些知名的MCU厂商呢,以下为芯查查为大家整理的国内外知名MCU厂商汇总。
从上图可以看到,相比国外厂商,中国本土MCU厂商在数量上非常多,但大多处于中小规模,而且不少厂商在低端市场进行同质化竞争,在通用芯片市场已经开始价格战,市场逐渐成为红海。这也造成了第二个问题,国产MCU长期被禁锢在低端领域,无法跃上高端领域的台阶。
究其原因,主要是因为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,MCU不再是高毛利产品。国外品牌与本土品牌的价格差距不足以支撑客户选择国产品牌。而需求不够,就无法促使产品进一步优化升级,没有优化升级,也就无法满足用户需求,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就此产生。
此外,在技术层面,多数国产MCU企业还是停留在依附ARM建立的生态环境的层面,甚至很多企业的产品直接以与国外大厂软硬件兼容为卖点。对于自己的技术,缺乏一定的创新力度。
MCU国产vs国外
上海复旦微电子
珠海卓荣集团(建荣)
大唐微电子
联华集成电路
北京杰发科技
爱思科微电子
美国美满科技
一个趋势
数据显示,2020年,全球MCU市场规模为25.8亿美元,预计到2027年底将达到35.9亿美元,2021年至2027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.1%。而随着传统汽车电子配置升级,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,未来,MCU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将会持续发力,这将成为一大趋势。而对于国产MCU厂商来说,如果想要真正意义上挑战国外MCU,首先要敢于进入汽车这样的高利润市场。要有合适的大客户认可,给予机会试错;技术和要有一定的创新,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,努力迈上高端市场。
评论
0 / 100
查看更多
Lucia
2021-12-09
4885
硬禾服务号
关注最新动态
0512-67862536
info@eetree.cn
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新平街388号腾飞创新园A2幢815室
苏州硬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Copyright © 2024 苏州硬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40198号